About KirovAirShip

Leader and co-founder of OSQDU - Open Source Qingdao University. Interested in UNIX and all other OPEN softwares. Communist not party member.

青岛大学校园网用户,
OSQDU美国总部和中国支部所有成员祝大家新年快乐,万事如意。
从2008年6月创办至今,OSQDU一直致力于推广开源/自由软件和开源文化,培养了一批有开放精神和探索能力的新成员。与网络中心等部门合作,部署和开发了一批校园网基础设施和应用软件。使所有校园网用户直接或间接地从开源软件中收益。
2010年,是OSQDU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。
在中国支部负责人的协调、沟通和努力下,校信息网络中心的基础设施(包括DNS和DHCP服务)由过去的Windows的平台逐步迁移到 Linux和Solaris上,显著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。增设了反向代理和DNS管理服务器等服务,简化了校园网相关服务的管理,提高了紧急响应速度。
3P下载系统的开发也告一段落,预计2011年3月份正式上线运行。
在2011年,OSQDU的主要任务有:
一、完成校园网相关服务的交接,确保服务稳定运行;
二、人才培养方面坚持远程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针,加快培养一批合格的网络工程师和系统工程师;
三、完成校园网配置信息的集中化管理,实现学校用户的集中认证和单点登录服务;
四、加大宣传力度,在校园网内推广开源软件使用,培养用户良好使用习惯;
五、完成服务的虚拟化迁移,节能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服务可靠性。

我们清醒的看到,OSQDU的长期发展,和人才的培养是分不开的,然而过去的一年里,人才培养的强度和范围远远不够,给OSQDU的发展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。2011年,我们要把人才培养当成大事来抓,在主动发掘优秀人才的同时注重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,形成长效机制,扩大OSQDU在校园技术圈子的影响力,为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的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。

感谢大家的支持,有关技术支持信息和人才培养计划,请发送邮件至osqdu@qdu.edu.cn

OSQDU北美通讯:《怀念过去的日子》,作者:OSQDU北美支部书记:宋崟川

曾经,我没有属于自己的计算机,那时的我以读书看报打发时间。

记得小学的的时候,一个人在家里,写完了作业,我会去看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有时把过去的《米老鼠》杂志、《少年儿童研究》杂志翻出来看,因家中藏书有限,我只能反复咀嚼它们。我甚至还记得在淮阳路小学的时候,老师曾经发给每个同学几本学校图书馆的书,有几本书掉进床和墙的缝隙中,直到打扫卫生时才找出来,我第一次接触到“洗脑”这个词,是在一本科幻小说里。

逐渐上了初中,学业压力越来越大,可是人总有无聊懈怠的时候,我依然会把大部分的无聊时间贡献给看书。虽然有条件用电脑,也只是爸妈单位和我所在中学的,很是不方便,每周花在上面的时间稀少而宝贵。每个公历新年的一月,《电脑报》都有上一年的合订本,我往往是如饥似渴,两天时间看完一遍《电脑报合订本》上下册。趴在床头看书到两点的样子,我至今还记得。每天上学我都会买了《参考消息》带到学校,抓紧课间的时间看完,再带回家。每次上机前,我都认真准备好每次上机干什么,效率也很高。

到了高中,因为住宿的原因,不可能带太多书到学校,我对课外书的印象很淡,同学带来的几本《科幻世界》《萌芽》,我也总会驻足,看完再走。周五放学回家的书报摊,我会买《读者》,我还在邮局订阅了《参考消息》,每天寄到学校来我都会看。

在青大这过去的三年半,我累计从图书馆借还书的次数超过200次,主要涉及数学、控制论、计算机、模拟数字电子、苏联解体研究、舆论传播、马克思主义研究等,尤以计算机书为主。借书的目的除了满足自己好奇心,另外就是有针对性的补充自己紧缺的知识。买的书越来越少,主要与书价逐年升高有关,另一方面是书店的书有时专业性不强,不能满足我的需求。大学期间虽然有了自己的电脑,但是一般不拿到学校去,所以大部分时间还是与书为友。现在想来确是件幸事。

但是来到美国之后,来上这个研究生,我却发现,我把太多的时间给了电脑,各种Social Network:校内、Twitter,每天检查好多遍邮箱,即使无聊也要在网上泡着看各个来源的信息,或者维护在青大的服务。尤其是对敏感信息的追寻和探索,尽管刺激好玩,但也是使时间无谓耗散的杀手。事实上那些信息知道与否,于我的生活几乎没有影响,也不是我好奇心之所在。服务若是需要每天的维护,其健壮性和稳定性就值得怀疑了。Social Network的种种信息,或许有个别的参考价值,更多的是标题党、图片的吸引,一时欢乐换来空虚。

在外留学,会有很多时间花在买菜做饭这样生活琐事上,然而这不是生活之主流,学业学习固然紧张,却也没有占据我全部时间,而不当的时间安排以及对人生规划的缺失,耗尽了每一天。

我开始怀念过去,怀念那个通讯交流用电话短信的时候,怀念有很多时间看书的日子,怀念俯下身子专心研究的那一幕幕。而不是现在的空虚以及蛋疼的寂寞。

摇摇脑袋,少得可怜的知识叮当作响。改变这一切,应该没有那么难。

美国东部时间十月四日下午2时,即北京时间凌晨2时,OSQDU北美总部技术人员与OSQDU大中华区负责人达成一致,对OSQDU维护的镜像作以下调整:

1 撤销OpenOffice.org镜像,将OpenOffice.org 3.2.1中文Windows版本移动至青岛大学3P下载站(内部)

2 Ubuntu镜像中去除9系列版本,包括Jaunty(9.04)和Karmic(9.10),相应的Ubuntu CD/DVD镜像在青岛大学3P下载站中也予以删除。

3 Ubuntu镜像新增即将正式发行的Maverick(10.10)。

4 青岛大学3P下载站更新CentOS到版本5.5,OpenSUSE到版本11.3,FreeBSD到版本8.1,除FreeBSD外只提供DVD镜像。

身在美国,辗转反侧,难以入睡。
在决定写这个题目前,我特意搜索了一下关键字“致 大学老师的一封信”,未曾见到相似的题目,兴奋之余,觉得痛心。
既然已经毕业了,过去有所顾忌的东西,现在想来也是可以拿出来探讨一下。

从上课态度说起。

一直以来,谈到上课态度,往往就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对这节课、这门课的态度。所谓“上课态度不端正”,似乎也就成了学生的专利,未曾有人对教师的上课态度提出什么公开的质疑,即便是有所不满,也不会当面或私下提出,否则便会被扣上没大没小之类的帽子,着实让当事人讨不着一点高兴的地方。
在高中时就听说大学老师就是仅仅来上课,下课就走人。真正到了大学,这样的老师还真是多数,能主动欢迎学生来交流的倒成了个别现象。这样做虽说无可厚非,本来大学和中学就有很大不同。但是,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打了折扣,难道在上课时的教学态度还要再打个折么?

教师是个良心活,上课态度如何,可不能看着月底发的工资来!教师,那得是有良心的才能干好的活!有良心才能当个好老师!懒懒散散到了教室,比学生来得还晚,说话扭扭捏捏哼哼唧唧,动不动还发个小脾气,作业从来就个“阅”字,不管对错都是一片对号……我觉得既然我能遇到这些情况,就一定不是个别情况。

依稀记得,有次三四节的课,该任课老师不讲普通话,到了第四节课,一改常态,一口标准普通话,说话声音高了好多,连授课内容都更容易听懂。原因是什么?为什么一个课间过去就这么大差别?老师们,这,应该很清楚了吧——督学来后面听课了 。第四节上了一半,督学走了去吃饭,又是什么人在讲台上长舒一口气,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?方言也出来了,用词也不准确了,脾气也变差了,让学生不爱听了。

咱们的学生不是傻子,不是机器,讲台上的人有没有认真在讲,自己对教学内容理解到什么程度,这都是可以看得出来的。一股懒散的样子,谁爱听?照着书就那么一段一段的往下念,你就对得起这9块钱的课时费,也就值这9块而已!

上课的基本目标是什么?是让学生理解自己的授课内容。可是为什么在我看来,有很多老师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,这基本目标竟然成了奢望,成了最高目标,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?

有责任感的老师,有良心的老师,都会想尽一切办法,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授课内容,让更多学生掌握这些内容,所以在他们的课上,你会看到,老师会花费一些时间,让“主动”坐在后排的同学填补靠前的位置,会不断下来走动,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的在听课,都尽可能的去理解教学内容,都尽可能的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掌握。
而没有责任感的教师,他(她)们的课上,就会出现这样的一种情况,前排稀稀拉拉几个人,甚至没有,学生都在后面挤成一团,各忙各的。整个教室的人数加起来都没有应到人数的2/3。这是什么原因?“学生不爱学习?”“这门课考察课?”……都不是,是因为这是个不负责任,没有良心的人上的课,这样的人不配被称作老师。纵使才高八斗、学富五车,工作不认真也是白搭。
考虑到教学是教师的工作,不认真教学就是工作态度不端正。这样的教师,没有资格指责学生不来上课,来教室也不听课,学生们学习态度不端正,绝不是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的借口和理由!

我亲爱的老师们,你们应该知道,你们一个人的言行,会影响到几百上千的学生,你们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,你们的学术水平和修养直接影响学生在学术方面探索的深度。青大的学生入学成绩有高有低,可起码在高中都是认真学习的孩子,他们何尝不想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更多营养,是谁让他们对学术丧失了信心,是谁纵容他们学术造假,又是谁,在“毁人不倦”的事业中,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?你们应深思。

我谨代表我自己,向各位教师提以下几点希望:
一、端正教学态度,上课严肃认真,督学在督学不在一个样。力求把学生教会,始终记得让更多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是你们的崇高使命。
二、不管是自己批作业还是外包给自己的研究生来批作业,不要仅仅看谁交谁没交,这只是一方面,还应该对作业作出以下要求:
1. 每次作业作为平日成绩的一部分,成绩的计算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表格。
2. 按时交作业,规定交作业的最后期限,且该期限是到达办公桌或办公室外书架的时间。一天以上未交作业,该次作业成绩要有明显惩罚,例如0分。
3. 任何平时作业的抄袭,均判为0分,给予最严厉的惩罚。可考虑设立诚信分数,或在期末总成绩中予以体现。
三、设立积极交流分数,上课提出问题或者给出自己见解的应予以鼓励。
四、上课不要问“都懂了么,有没有不会的”,这不是一个好问题。因为没懂的同学一般不会主动提出来。要注意倾听,看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说“懂了”二字。该重复则重复。
五、不在课堂上讲过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。例如哲学课上讲该吃什么,该怎么吃才健康。这种问题完全可以下课讨论的。上课说这个就是不务正业。

另外说一下政治课,我觉得我国特色的政治课,要发挥其作用——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,这个目标不仅远远没有达到,还有偏离。从我上的政治课来看有这样几个顽疾需要解决:
一、学生不爱听。这是普遍情况,但这不是上政治课就念课本的理由啊。政治课的内容,本来就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,如果割裂与生活的关系,自然枯燥乏味。要注重联系生活,这就要求政治课、历史课的老师,有目的的多进行阅读,带着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想法去阅读。让学生学习政治理论,不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辩证唯物主义/历史唯物主义,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,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利用好这强大的思想工具,对历史对现实进行分析。教师不仅要教这些理论,还要教给学生活学活用。这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目的,也就不怕学生会不爱听了。
二、允许并鼓励学生上课时提出问题,提出质疑,要引导他们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去试着自己解释,不要一味压制反对声音,只要是在马克思主义框架内,都是有益的。政治课上有小范围的讨论,要鼓励不要说“上课不许说话”。尤其是哲学这种实用性很强的课程,有讨论就有收获就有进步就能产生效果。
三、从自身做起,活学活用唯物主义辩证法,言传身教才有效果。
四、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,要允许小范围讨论,这是学术,无关对错。但不可不加以引导,务必让学生全面、系统、历史的看问题。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,只有自己才能说服自己,教师尤其不要采用压服的方法或者简单粗暴的“不予讨论”。

不要说青大如何如何不好,请从自身做起,认真对待教学,真诚对待学生。青大美好的明天由我们一起创造!

绝对首创
自主知识产权
神奇的技术//就是不说啥技术
文档用DOC
网页全用table,标签都大小写混合,字符集一定是gb2312
网站和程序大多跑在Windows上,还用ASPX
URL里没有大小写不行,要不显不出来此人会英语
如果需要浏览器交互,必定说IE
如果有压缩包,必定是RAR
无限多的flash
无限多的客服MM在线,专家在线,××老师在线
名词不NB不行,说出来不玄乎不行,别人听懂了不行
再来个盗版小工具下载

全了,我操
以上有一点,就是个没水平的低俗的,让人看不上的公司。一点都不专业,还好意思混饭吃?